凝視ㄧ個人的傷痛不是ㄧ件容易的事情,不管是凝視者或是被凝視者,都需要去忍受那種揭開傷口的痛楚。
難道我只想拍一部讓大家在戲院裡哭成一團的電影嗎?如果真是這樣,放ㄧ顆催淚彈就好了,根本不用拍電影!之後,在拍攝過程中,我從鏡頭裡仍然看到很多讓人鼻酸的畫面,但是我ㄧ直避免讓他無限蔓延,因為我相信唯有沉澱和理性,才有可能呈現較客觀的角度。--鍾孟宏
在黑白影格的運行下,安靜的節奏,醞釀著一股淡淡的情緒,距離早就存在著了的。
常常會以為早已知道了全盤,知道得比較多,就能夠有超然的輕率去解讀或解釋他人,其實,沒有人能夠的,甚至當談到了跟生命有關的命題時。憑什麼,可以去比較、框架住他人對生命的開始與結束的解讀?甚至在自己以為真的了解的情況下。
片中讓我印象深刻的部份在於聲音。
有一段溫醫生從美國打電話回千里之外的竹東老家,用客家話和年邁母親寒暄著。聽到螢幕上傳來熟悉又陌生的客家話,忍不住勾起心裡一絲的嘆息,雖然我已經是個不太會講也只能聽懂一半的半個客家小孩。
母親從電話裡問身體狀況、問生活瑣事,只聽到電話裡傳來兒子的聲音,就高興的快飛上了天,然而就是絕口不提傷痛。默默的承受,安靜的度過,這正是典型堅毅又讓人心疼的客家人啊!
看完這部作品是不會讓人大笑或痛哭的,但ㄧ定會挑起你內心的省思,對孩子、父母更或著是生命的深思。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