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December 03, 2017

2017米亞桑山岳影展~滿分10分,我給了?分

是的,今年我們又來朝聖了。
因為小毛需要教師研習時數,一天影展就可以把一年的學分湊齊,那就來看電影吧!
在這裡關上一天,好過上不喜歡的課一節。
2017.12.02 2017米亞桑山岳影展-台北場


回想追山岳影展,今年是個人的第4年,影展也已經邁入第12年。
從去年開始,影展地點改至中油大樓,位子變多了,不致於搶票搶得很誇張,關於劃位,依然採取人工方式現場劃位,電影10點開始,上午8:30便開始受理劃位作業,一貫維持一人可以劃7套票的傳統。
我們實在不想人擠人,8:30在家悠閒吃完早餐才出門,到信義區也才9點多,從容劃完位子,就晃晃打發時間,與老友們話家常,有些朋友真的因為這個影展,一年才見上一次面。
事實證明,位子在後邊也沒啥不好,離出口近,可以在第一時間用餐,觀影品質也不會太差,甚至可以劃位劃到第一排,也不太會有壓迫感,畢竟中油大樓的場地,不是專業的電影場地,而是會議廳性質的使用空間,所以螢幕到第一排距離,還蠻遠的。

今年的影展,可說是意外的好看,滿分10分,我給了8-9分。
台灣場的片單,還蠻讓人驚艷的;個人覺得,音樂很重要,然後適時的帶入現場音,搭配主要旋律跟著影像律動,加分很多。
再來是影像的穩定性,機器真的進步好多,不再因為鏡頭晃動而感到頭暈了,『上升21525』大多為主觀鏡頭,晃動頭暈的感覺,對我易暈的體質來說,竟然還好,不錯不錯。

今年第一次引進海洋影展的片單,這樣的組合,可以說是讓戶外運動更完整,補足了多年失落的那一塊拼圖。
除了『海人』讓我一度感到時間流逝的緩慢之外,其他的片都不賴,『媽媽同舟』更是意外的好看,在海上的孤獨,與世隔絕的67天,是場探索個人的極致旅程。

班夫A裡的『菜鳥』,真的是兩個瘋子,而我們的戶外運動血液裡,不也在找尋著這樣一起瘋的伴?!
『POUMAKA』裡的Angie,跟著她的崩潰伴隨泥濘一起,真的是崩潰的極致。

四場影展,唯一沒讓我頻看手錶的是班夫B,反而覺得時間好快而意猶未盡,『後起之秀』裡的Ashima,身高只有150幾公分的她,看她攀岩真的好享受,彷彿是岩石上的舞者,優雅又暢快的節奏,完成各個高難度的路線,這,才是攀岩的最高境界呀!
有趣的是,她身上花花的褲子,都是媽媽親手縫製,獨一無二的呢!

最後影展以『Danny MacAskill在外的一天』作結,片尾補上番外篇,更是有趣,完美的背後,其實是ㄧ次又一次的失敗,不但有趣又讓人深思。

回想上次的觀影記錄,批判著10年的不求進步,但今年,總算是讓我找回想繼續追影的情緒;主持人在每場開始,詢問著今年是第一次看電影的人,舉手的人數意外的佔大多數,也許老朋友們一直以來的失望吧!

影展的內容也從刺激觀感轉入環境教育的探討,但意外的是不至於太無聊,反而提供更多思考的面向。
總的來說,今年的影展,很好看。


台灣精選
  • 上升21525 | 15分鐘 (導演 – 馮健強)
20天一個人騎著單車以off road路段為主橫跨瑞士,從蘇黎世出發到目的地日內瓦,上升總海拔21525公尺,總距離705公里,再匯合隊友攀登歐洲最簡單的4000米山峰—Allalin 來結 
  • 2017攀登之心 — 列寧峰 | 13分鐘 (導演 – 黃向蝶)
列寧峰,座落於吉爾吉斯與塔吉克的邊界,海拔7,134公尺,今年夏天,兩位來自臺灣的女性登山者,以自行運補的方式,嘗試生命中的第一次海外遠征。
  • 翻牆  | 12分鐘 (導演 – 呂忠翰、張元植)
馬納斯魯 (Manaslu, 8163m),世界第八高峰,位於尼泊爾中部的喜馬拉雅山脈。從基地營看上去,彷彿一道巨牆,佔據了半個地平線。 2017年秋季,呂忠翰(阿果)與張元植試圖挑戰以不使用人工氧氣、不僱請雪巴協作的方式,完全自主地攀登這座八千巨峰。 這種嘗試,在台灣過去30多年的巨峰攀登史中,只出現過一次。如何以更公平、純粹的方式面對山峰,將是台灣下個世代的攀登者得面對的課題。 他們翻越的,除了有形的峰巒外,更是一道關於攀登風格、認知框架的無形牆垣。無論成功失敗,他們都在攀登中,邁出了屬於自己的,新的一步。
  • 馬里桑溪 | 50分鐘 (製片 – Moritz Sonntag)
這是一個包含八個隊友、七個國籍的跨國溪降團隊,一起來看身兼隊員與攝影師的德國製片Moritz Sonntag扛著巨大的HD攝影機,拍攝他與隊友在台灣屏東山區深處馬里桑溪流,歷經了八天的峽谷歷險中,如何克服彼此間的文化差異與語言習慣,在岩稜、急流、深潭與瀑布等壯闊但充滿風險的台灣山林中,帶回過往無人之境的影像。
  • 探險講座:順流逆流 ─ 峽谷裡的台灣 | 15分鐘 (演講者 – 李佳珊)
台灣的高山溪谷,就像個海島裡的內太空,溪谷的最深處,就是溪流運動者得到平靜的山頂。以十五分鐘的時間呈現馬霍拉斯溪、哈伊拉漏溪、鹿寮溪、豐坪溪、恰堪溪完全溯行的壯闊景觀,分享長程技術溪谷裡經常遇見的課題,探勘與定線的過程。輕量化峽谷簡報與壓縮過的冒險場景。
澳洲海洋場
  • 深海傳奇(THE LEGACY )  | 墨西哥,5分鐘(製片 – Erick Higuera)
《深海傳奇》帶領觀眾來到墨西哥一片偏遠的群島。這裡的海洋環境尚能以「富饒」、「繁盛」、「完美與健康的族群」等詞彙來描述。
這裡的海底風景令人目不轉睛。體型碩大的鬼蝠魟成長茁壯,代代相傳,雷維利亞希赫多群島成為海洋多樣性的鐵證,而我們的殷切盼望也仍能延續下去。
  • 媽媽同舟(FOUR MUMS IN A BOAT) | 英國,30分鐘(製片 – Bow River Films)
當英國四個中年的職業婦女宣布她們要划船橫越大西洋時,所有家人都覺得,這些人瘋了不成!四個女人平均年齡47歲,每個人都有兩個孩子,而且完全沒有任何海上划船的經驗。

三年後,她們與全球頂尖的海洋冒險家並肩出發,投入泰斯卡大西洋挑戰賽。這項挑戰賽堪稱世界上最艱苦的海上耐力賽,她們一啟程果然就得面對各式各樣的困難。這部電影記錄了四個普通媽媽的故事。她們勇於做夢,希望成為划船橫渡大西洋名單中年紀最長的女性,刷新世界紀錄。《媽媽同舟》呈現一段展現決心意志、無限可能與個人探索的旅程。
  • 海人(Fishpeople) | 英國,46分鐘(製片 – Keith Malloy)
對某些人來說,海洋是個可怕危險的地方。但對某些人來說,海洋是充滿趣味、自由與無限可能的大千世界,生命在此可以活得圓滿充實。全新紀錄片《海人》由戶外用品公司Patagonia出品、凱斯.馬洛執導,訴說的是一群奉獻生命給海洋的特別人物。本片的主角涵括衝浪手、漁槍捕魚手、前煤礦工人、一群冒險犯難的舊金山人,他們都因為投身海洋事務而經歷了巨大轉變。觀眾可從他們身上了解如何不再畫地自限,只要跨出海岸一小步,就能進入汪洋中尋找生命的深刻意涵。
  • 海洋廢棄寶藏(OCEAN RUBBISH) | 澳洲,3分鐘(製片 ─ ABC Open)
大衛.戴是來自昆士蘭的藝術家,他和兒子漫步海灘後深受啟發,決定不只要撿拾沖刷至海岸上的垃圾,更要做點有意義的事情。他著手製作一只只色彩斑斕又栩栩如生的海洋生物模型。經過他的巧手,無用的垃圾搖身一變成為動人的物品。他利用這些作品,試圖喚起世人良知,請求正視海洋塑膠垃圾這個愈來愈嚴重的問題。
  • 傾心汪洋(OCEAN MINDED )  | 瑞典,23分鐘(製片- Emil Sergel)
跟著自由潛水冠軍韓莉.普林斯羅優游於南非與莫三比克的海岸。海底的水流領著她進入烏翅真鯊、大青鯊、海豚與灰鯖鯊的家園。韓莉與熱愛海洋的團隊面對這些驚人生物,處處充滿敬意與深度了解,還開著玩笑說她們一行人「只游進這些鯊魚的客廳,努力避開廚房和餐廳。」觀眾將會大開眼界,看看這些一般人覺得可怕的生物如何在鏡頭前展現少為人知的一面,牠們的美麗與崇高也呈現眼前。這趟冒險旅程有驚險、有熱情,皆在一呼一吸之間!
  • 同在一起(STAY WITH US)  | 美國,5分鐘(製片 – Dustin Adamson Focus: Marine life)
長久以來人類總是想方設法,試圖探查外星生命的存在。我們不時抬頭仰望凝視那片黑沉沉的蒼穹,想像著哪種外星生物和我們同住在這座宇宙中。《同在一起》卻提醒我們,人類可能一直以來都找錯地方了,接著引介了幾種連科幻電影編劇都想像不到的生物……
班夫A場
  • Ace與沙漠狗(Ace and the Desert Dog)  | 2015,美國,9分鐘(製片 – Brendan Leonard, Semi-Rad Media)
冒險攝影師Ace Kvale和他的狗Genghis Khan在他六十歲生日時,於猶他州的峽谷地區度過了60天的健行。
  • 害怕地做(Doing It Scared)  | 2016,澳洲,11 分鐘(製片 – Catherine Pettman)
在嚴重的意外發生後,身體某些部分癱瘓了十八年的攀岩者Paul Pritchard重新返回了圖騰柱,看看他是否已經恢復到足以完攀路線的能力。
  • 名單(La Liste)  | 2016,法國,14 分鐘(製片 – Guido Perrini )
在尋求成為更好的自由滑雪者的過程中,瑞士滑雪好手JérémieHeitz收集了阿爾卑斯山區中最有趣的山峰滑降名單。在這個特別的世界巡演版本中,他跟隨了他的英雄所打造的道路,完成了三個最極端的滑降路線。
  • 轉變(SHIFT)  | 2016,加拿大,28 分鐘(製片 – Kelly Milner)
靠近育空地區的一座聖山附近,有個原住民社區,當地透過年輕的車道修築人員的共同努力之下,變成了一個世界級的登山車勝地。
  • POUMAKA | 2016,美國, 15 分鐘(製片 – Andy Mann, Keith Ladzinski)
美國抱石冠軍Angie Payne,拋開固有的想法與觀念,深入法屬玻利尼西亞叢林當中,和經驗豐富的登山者兼探險家Mike Libecki一起挑戰,並且試圖登頂這難以捉摸的Poumaka塔。
  • 菜鳥(The Fledglings)  | 2016,美國,26 分鐘(製片 – Cedar Wright)
長期以職業登山家為業、吃住與生活皆靠此運動的Cedar Wright與 Matt Segal慣於在自己的領域中大展長才,不僅自在,而且表現拿手。但當他們開始玩飛行傘時,那可是身處在完全不同的世界了!
班夫B場
  • 夢幻騎行(DreamRide) | 2016,加拿大,5分鐘(製片 – Lacy Kemp , 導演 – Ryan Gibb)
進入夢想世界後,山徑是永遠不會結束的。每個轉彎處都可能存在著歡樂和自由。加入我們的夢幻騎行,一起體驗穿越神奇且美麗的風景,以及不同於其他的登山自行車冒險。
  • 傾聽(Being Hear)  | 2016,美國,10 分鐘(製片 – Matt Mikkelsen)

我們這個星球上有個共同發生的現象:寂靜正在消失中。世界知名的大自然聲音錄音師和聲學生態學家Gordon Hempton致力於保護少數仍然安靜的地方免受噪音的污染。
  • 後起之秀(Young Guns)  | 2016,美國,27分鐘(製片 – Sender Films)
與攀岩圈的新風貌相遇:14歲的Ashima Shiraishi和15歲的Kai Lightner。 Kai和Ashima被推往他們的舒適區之外,學習了一些不容易面對,但卻很重要的課題,藉此也將他們帶往更高的境界。
  • 將垃圾帶出(Packing It Out)  | 2016,美國,4 分鐘(製片 – Colin Arisman and Luke Kantola)
跟著「將垃圾帶出」的成員,沿著太平洋山脊步道撿垃圾,藉此激勵與啟發他們沿途所遇到的每個人。
  • 完美的飛行(The Perfect Flight)  | 2016,美國,5分鐘(製片 – Joshua Izenberg)
當鄰居的孩子給Shawn Hayes一隻被遺棄的紅尾鵟幼鳥時,就開啟了他一輩子進入中世紀獵鷹傳統的旅程。
  • 海上吉普賽人(Sea Gypsies: The Far Side of the World ) | 2016,美國,46 分鐘(製片 – Nicholas Edwards)
一艘37公尺長的手作雙桅帆船,船名是「無窮」,而船員則是由一群流浪者組成。這次航行長達12,800公里之遠,是一趟由紐西蘭到巴塔哥尼亞的太平洋穿越之旅,如果天氣允許,他們會在南極停靠。本片傳遞了很高的冒險精神。
  • Danny MacAskill在外的一天(Danny MacAskill’s Wee Day Out)  | 2016,英國,6分鐘(製片 – Stu Thomson)
想要知道Danny MacAskill放假的時候都在做些什麼嗎?影片蒐集了那些在鄉間單純有趣和不可思議的騎乘,加上些許的幽默詼諧在其中。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