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February 20, 2010
從頭條看門道
但,報紙的油墨味,總還帶著一思思有別於網路新聞的親切感,捧在手上的低頭閱讀感,和水平游移式瀏覽網路新聞,是很不一樣的兩種氛圍。
友人有個嗜好,她會覽遍各大報紙的頭條,從頭條去看編輯所關注的焦點,以及這家報紙要帶給閱聽人什麼樣的訊息,因此,頭條對她而言不單只是照片血腥、標題聳動的震撼,還有更深一層的意義可以讓她安靜的思考。
我不常看報紙,剛好現在房東有訂中國時報、辦公室有蘋果日報,偶爾翻翻。
比較喜歡週末在早餐店裡翻報紙,或許是放假的心情輕鬆吧!
常常會因為一些溫馨的小報導,為美好的假期,點綴好心情。
今天,在水果日報上看到的版面
留法台女誓索百吻
哈哈,正是正老師的同學雅晴,在巴黎索吻的新聞;今天,正好是雅晴的生日加簽書會,可惜,今日下午要前往花蓮,進行為期1天半的錐麓古道行,對於豆楊的簽書會,只能感到可惜了。
講的一副我好像跟豆楊很熟似的,其實,一點也不,哈哈,只能算是粉絲之ㄧ吧!
豆楊索吻加上昨天的娛樂新聞
黑人追范范10年有成 紐澤西下跪求婚成功
恩,這對黑白配,終於修成正果了。
黑白配的橋段是適用女朋友1號拍攝的喔!(恩~ 有想換機的衝動了?!)
哈哈,水果日報除了頭條畫面常常很血腥之外,偶有讓人感到溫馨的新聞阿!
Saturday, February 06, 2010
哈佛圖書館箴言
索性在補上班的下午,貼出來提醒自己
1.此刻打盹,你將做夢;而此刻學習,你將圓夢。
This moment will nap, you will have a dream; But this moment study, you will interpret a dream.
2.我荒廢的今日,正是昨日殞身之人祈求的明日。
I leave uncultivated today, was precisely yesterday perishes tomorrow which person of the body implored.
3.覺得為時已晚的時候,恰恰是最早的時候。
Thought is already is late, exactly is the earliest time.
4.勿將今日之事拖到明日。
Not matter of the today will drag tomorrow.
5.學習時的苦痛是暫時的,未學到的痛苦是終生的。
Time the study pain is temporary, has not learned the pain islife-long.
6.學習這件事,不是缺乏時間,而是缺乏努力。
Studies this matter, lacks the time, but is lacks diligently.
7.幸福或許不排名次,但成功必排名次。
Perhaps happiness does not arrange the position, but succeeds mustarrange the position.
8.學習並不是人生的全部。但,既然連人生的一部分——學習也無法征服,還能做什麼呢?
The study certainly is not the life complete. But, sincecontinually life part of - studies also is unable to conquer, what butalso can make?
9.請享受無法迴避的痛苦。
Please enjoy the pain which is unable to avoid.
10.只有比別人更早、更勤奮地努力,才能嘗到成功的滋味。
Only has compared to the others early, diligently diligently, canfeel the successful taste.
11.誰也不能隨隨便便成功,它來自徹底的自我管理和毅力。
Nobody can casually succeed, it comes from the thoroughself-control and the will.
12.時間在流逝。
The time is passing.
13.現在淌的哈喇子,將成為明天的眼淚。
Now drips the saliva, will become tomorrow the tear.
14.狗一樣地學,紳士一樣地玩。
The dog equally study, the gentleman equally plays.
15.今天不走,明天要跑。
Today does not walk, will have to run tomorrow.
16.投資未來的人是,忠於現實的人。
The investment future person will be, will be loyal to the realityperson.
17.教育程度代表收入。
The education level represents the income.
18.一天過完,不會再來。
One day, has not been able again to come.
19.即使現在,對手也不停地翻動書頁。
Even if the present, the match does not stop changes the page.
20.沒有艱辛,便無所獲。
Has not been difficult, then does not have attains.
Saturday, December 26, 2009
Gooooooooooooooogle
Monday, November 23, 2009
Friday, November 20, 2009
Monday, July 27, 2009
Monday, December 01, 2008
Thursday, November 27, 2008
做人做事做自己
找的了這號人物 郭騰尹的幸福天空
最下面是桑妮放的文章,恩~
或許是工作的關係,挺有共鳴的
有朋友因為經濟不景氣,被迫放無薪假,一個月扣下來,大概只剩十來天的上班天
十來天的薪水,怎麼生活?
貸款、保險、生活開銷...
光用想的,就覺得很辛苦了
單位裡又有助理要離職了,因為,這不是自己想要的工作
而單位裡,預備來一位已經退伍20年的人,準備接助理工作
乍聽,很不可思議,助理耶!他願意?
桑妮回說:以後我也是ㄚ!
才想想,助理好像也不差,如果計畫一直有錢,現在的薪資,還算不錯...
但如果只安於現狀,總有一天會失控,然後就不知道自己要做啥了...
就怕自己沉淪了,不懂得長進。
雄組長說,別擔心,時間到了,自然就會有缺了,現在把學位拿到、把事做完,不會有啥大問題的...
是阿!就是別想太多,做就對了!
山友們說:交了男友,就消失啦!
桑妮說:為什麼這麼早下班?
同學說問說:怎麼覺得你去無蹤,一下課人就消失啦!?
大娘說:啥?連跟同學交流一下的八卦時間都不被允許?
同事說:週末又是你值班喔!
呵呵,有太多的問題、壓力與為什麼
有些時候並不想多做解釋,只知道,現在得犧牲的是自己
沒有理由、沒有藉口...
能體會當時愛米粒沒來由的在電話另一頭痛哭,只說:壓力好大...
當時懵懂無知的我,是無法體會那種心情的。
而現在,恩~真的懂了,懂了她當時所說「壓力好大」的情緒。
郭騰尹說工作4~10年的人,花40%做事、40%做人、20%做自己
我想,我現在是花45%做事、45做人、10%做自己
又或許連這10%的比例都沒了,但還是要想盡辦法快樂生活。
*************************************************
到山東聊城演講,同事安排我住在當地的中苑大酒店,酒店裡有附一份內部刊物,裡面有許多的酒店員工投稿,內容有的是工作上的體會,也有的是生活上的領悟,有一篇銷售部同仁寫的「趣”事”」讓我大為驚豔,對其文字的功力與觀察的細緻嘆為觀止,覺得他在酒店工作實在是有些可惜,不信你看:
做事的永遠做事,
不做事的永遠不做事;
做事的主動找事做,
不做事的有事也不做;
做事的有做不完的事,
不做事的無事可做;
做事的做了大事也以為是小事,
不做事的做了小事也會吹成是了不起的大事;
做事的整天埋頭做事,
不做事的整天滿腹心事;
做事的不注意不做事的,
不做事的很”關注”做事的;
做事的實實在在的做事,
不做事的看人行事;
做事的往往不會來事,
不做事的專門研究如何”來事”;
做事的常遇到艱難的苦差事,
不做事的無所事事還煞有其事;
做事的時常向不做事的匯報所做的事,
不做事的總批評做事的;
做事的總把不做事的指責當回事,
不做事的最愛無事找事搞得做事的做不成事。」
當讀完上段文字時,你會發現辦公職場的人生百態盡在其中,而我們可能就是那個會做事的人,也可能在你的周圍充滿了那些不會做事的人。雖然我們都喜歡會做事的人,但若只會做事,不會做人,一樣會讓主管們頭疼,一個工作績效良好的人,卻得罪了所有的主管,沒有辦法與其他部門合作,我相信在一個強調團隊綜效的世界裡,這些會做事卻不懂溝通的人,恐怕會給自己在職場添加阻力, 也給企業帶來的災難更大。
那到底做人重要,還是做事情重要呢?有一種說法我很喜歡,那就是如果一個人在社會上工作不到三年,那麼他應花60%在做事、20%做人、另外20%做自己;如果工作年資是四到十年,那麼他應將做人增加到40%、做事為40%、剩下20%做自己;如果在社會上打滾超過十年以上,那麼我們真的應該減少做事,因為更重要的工作是經驗傳承,是發掘並培養更多優秀的人才,我們要站在制高點上去思考未來,所以我們20%在做事、40%做人、另外的40%我們將有機會做自己,因為過去所累積的實力與經驗,讓我們擁有權力,一旦有了權力,我們對決策就有了更高的自主權,也真的擁有了做自己的成就感。
很可惜的是現在的年輕人不管年資多少,都把做自己的比例升高了,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缺乏團隊中彼此合作的能力,因此現在的主管常常會覺得現在的孩子有些眼高手低。如果你踏入社會不久,我們建議應讓自己像海綿一樣的吸收,像武俠小說的吸星大法般的充實自己,而不要在工作上太斤斤計較,因為做人做事的功夫,都是靠這樣一點一滴累積起來的,只要在每天的待人處事上能常常自我反省,你就會不斷的修正讓自己走向卓越。
一個會做事的人亦要有良好的EQ才會在職場中勝出,也千萬別讓自己成為別人心中不會做事的人,這樣未來你才有能力做自己喜歡的事,否則不會做事、又常得罪別人,一定會變成組織裡的的討厭鬼,會變成率先被淘汰的人,不是被組織淘汰,而是被自己淘汰。
Friday, October 24, 2008
Friday, April 04, 2008
精神外遇
聯合新聞網上看到的無性外遇,算不算出軌?
你覺得呢?
曾經和朋友聊過"精神外遇"這個辭ㄦ,發現,男女對這一辭的認知,真的有差。
男性友人會覺得,對方無法干涉我的思想,只要我不跟對方發生關係,精神外遇有何關係?
女性友人則義憤填膺的放話:他敢精神外遇,那就讓他變太監!
嗚~~~
果真大夥對「精神外遇」這一辭的認知,「隔性如隔山」阿!
不過可以理解的,是兩性對兩性關係的認知,本來就是天與地的差異。人最自由的就屬意志了,是誰也無法操控的,在外在道德與情義約束下,讓很多人放在心裡想吧!惟有大膽一點的人,才會將那個"想"幻化為行動。在上面那篇連結文章中,文末提到的是女性該如何避免丈夫精神甚或是肉體外遇,也或許女性外遇屬於小眾吧。
這是一篇在清明加班無聊衝網下的一篇心得。
Wednesday, April 02, 2008
牙齒保健
Friday, February 22, 2008
Monday, January 21, 2008
旅行是一種學習
後來上網拜了一下孤狗大神,找到了下面那篇報導
走過婚變,重新活出了自我,所以說,女人惹不得呀!
她現在又是馬拉松,又是登山的,生活過得非常快樂,生命中重要的就屬那雙兒女了吧!
于美人說,「旅行不是一種假期,而是一種學習。」
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找尋自我,活出生命的精采。
撼動催化著心中小小夢想。
想起Ken說的,人生要有夢。
不論是帶著一家大小走一趟歐洲、看一場世界盃足球賽,還是辭職出國唸書,亦或是在北海道漫遊、香港shopping,又或者去第三世界國家服務...都是人生夢想。
這些都是「人生」之夢呀!
晚上,我被劉碧連,那股堅毅的心,感動著。
《ING國際馬拉松》走過死亡幽谷 單親媽跨大步
時報資訊 (2007-12-17 10:19)
【曾文祺╱專訪】ING台北馬拉松是「超級媽媽」劉碧連完成的第51次馬拉松。因為擁抱長跑,她走過前夫背叛、自殺的陰霾。超級媽媽可厲害了,失婚後,她花了8個半月完成18600公里由大陸到德國的單車長征;攀登過非洲、南美、歐洲最高峰,背著女兒在絲路自助旅行1個半月…。9年前,因前夫的「問題」讓原本是個標準家庭主婦的劉碧連,幾乎結束自己生命,她選擇自殺。獲救後的8個月內,她在淚水中度過,直到友人半哄半騙要她跟著登雪山散心,才意外讓她漸漸找到生命的新出口。921大地震那年,劉碧連第一次登山,她吐了3次,卻吐得很「歡愉」,因為認識了同行的生命貴人、熱愛探險的英國人傑夫。「你一定要先走出去才能談照顧兒女(一兒一女)。」劉碧連一直記得當時傑夫送給她的這段話。2001年,劉碧連隨著傑夫展開歐亞大陸單車長征。兩人在巴基斯坦境內捱過一段長達10多天困頓山林沒水沒電的險境,當時他們靠喝雪水維生;她曾受到巴基斯坦人頻頻以石頭攻擊。「當地民風保守不准女生拋頭露面,所以看到我騎單車很不高興,就攻擊我。」現在的劉碧連是個很陽光的超級媽媽,也是仁愛管理顧問公司的負責人,馬拉松、登山、攀岩、游泳樣樣來,一雙兒女是她不斷尋找鬥志的動力。她每年都會帶兒女出國旅行。超級媽媽曾帶女兒到大陸「絲路」自助旅行1個半月,女兒走累了她就背上身;去年她帶著兒女到青藏高原吸吮原野的芬芳。談到馬拉松,她的眼睛爍出甜蜜的輝耀:「我練跑時,女兒就騎著車陪我,真的,『兒女在身邊就有希望』。」她與跑友分享她的馬拉松感悟:每次看到馬拉松終點就會有另一次享受人生的感動。看著ING馬拉松終點處,劉碧連鬥志昂揚的說:「全國的單親媽媽,大家一起加油!」
Tuesday, November 20, 2007
60年
Friday, November 16, 2007
寫一封信,預約未來的幸福
恩,好個寫一封信給未來的自己活動
以往,只有在荒野或救國團才有類似的活動
輔導員隔一段時間,會幫你把當初寫給自己的信,寄給你
收到信的當刻,回憶湧現的感覺,很幸福。
有多久沒有拿筆寫信了呢?
中國文字除了用說的之外,還有用寫的,才會特別有感覺。
昨晚在髮廊翻著數字週刊,看到了一篇樊光耀的報導,他是個對文字咬字極為要求的人...
說的不對,怎麼當個中國人...
因此,你看得到他在『色‧戒』裡的表現
昨天辦公室裡在回函名冊中出現了"玓",沒人知道怎麼唸,偏偏現在電腦打字,注音輸入法普遍,不會用倉頡或其他輸入法的,頓時無能...
看到了這字,很自然的唸出了他的音,鍵盤上一敲,嗄!賓果!
收信、寫信的時代已經遙遠...
然而收到信函的感覺,依然好好。
信紙上一字一句的刻畫、雕琢,想像著寫字人的心情,讓人愛不釋手。
有多久沒寫一封信給未來的自己了呢?
或許,今年聖誕節也可以來玩玩,寫封信,預約未來的幸福。
Tuesday, October 30, 2007
不離不棄
感情世界裡,真有不離不棄這樣堅定的情感嗎?
先前『與植物人妻子離婚 法官判准』的新聞沸沸揚揚,看到這樣的新聞,如果是你,會怎麼做?
很多人批評,老公的泯滅人性,呵,但這真的就是人性呀!
夫妻這般,到了這種田地,說穿了,是因為『不愛了』。
不愛了,所以要離開、要簽離婚協議書,這是很實際的問題,跟道德扯不上關係,道德只是無形的束縛罷了。
這麼說,好像真的有合理的理由,離開?
草莓說的很真切,愛了,才會願意徹頭徹尾的付出,不管對方變成什麼樣子...
因為在乎,所以願意。
你呢?
有人說一篇是社會新聞;另一篇是浪漫作家。
新聞不會報正面消息;浪漫作家不會打壞讀者們的想像。
然而,不離不棄這四個字,卻讓我想起了"家人"。
老媽無怨無悔的照顧車禍時老弟的畫面,很深的刻在心頭。
無怨無悔的付出,對家人,似乎是這四個字最大的極致表現。
不離不棄是天下至愛 ●吳淡如
有位網友到日本玩,在某家寵物店玻璃窗上,看到了一張告示,熱淚盈眶,回國之後將它四處發放。 寵物店的玻璃窗上貼著「寵物給主人的十大叮嚀」:
一、把我帶回家前,請記得我的壽命約有十至十五年,若你離開我,會是我最大的痛苦。
二、對我有耐心,你要給我一些時間來了解我。
三、信任我── 那對我十分重要。
四、請別對我生氣太久,也別把我關起來當做懲罰。你明白嗎?你有你的工作、娛樂、朋友,而你是我的唯一。
五、請時常對我說話,縱使我不懂你說話的內容,但我會感覺到,你的聲音在陪伴我。
六、你如何對待我,我將永記在心。
七、打我時請記得,我擁有可以咬碎你手骨的尖銳牙齒,我只是選擇不這樣做。
八、當你想責罵我不合作、固執或懶惰,請你想想,是否有什麼困擾著我。或許我沒獲得想要的食物、很久沒在溫暖的陽光下奔跑,或者我的心臟已經太弱或太老。
九、在我年老時請好好照顧我,因為你也會變老。
十、當我要捱過生老病死最辛苦的歷程時,請千萬不要說:「我不忍心看,我不想在場。」只要有你和我在一起,所有的事都會變得容易接受。
請你永遠不要忘記,我愛你。
看完,我也淚水盈眶。
我認為,不只所有寵物店門口都該貼上這個告示。每一對誓言長相廝守的情人們也該略略修飾一下文句,對彼此複述一次。
每一對打算生孩子的父母,也該有另一個版本,以免因為自己的不成熟禍延子孫。
我將情人之間的愛的版本稍稍更動如下:
一、決定與我結婚前,請記得激情的熱度不會燃燒太久。若你離棄我,會是我最大的痛苦。
二、請對我有耐心,對我溫柔,不要以為你已經完全了解我,你還要付出更多時間來了解我。
三、信任我── 那是愛的主要能量。
四、請別對我生氣太久,也別禁閉我的自由。你可以有你的工作、娛樂、朋友,而對我來說,人生缺你不可。
五、請時常對我說話且傾聽,縱使有時我不懂你而你不懂我,但我會感覺到,你願意陪伴我。
六、你如何對待我,我將永記在心,一世不忘。
七、你想動手時請記得,我有足夠的能力報復,只是看我做不做。
八、當你想責罵我不合作、固執或懶惰,請你想想,是否有什麼正困擾著我,或許我沒獲得想要的溫柔、為了工作很久沒有休閒,或者我的心已在生活的折騰中變得僵硬。
九、在我年老時請好好照顧我,不要嫌棄我,因為你也會變老。
十、當我捱過生老病死最辛苦的歷程、當我面對人生中最難承受的挫折,請千萬不要說:「我不忍心看,我不想在場。」只要有你和我在一起,所有的事都會變得容易接受。
請永遠不要忘記,我愛你,而你也曾許諾,你愛我。
天下父母何妨做個家庭作業,將以上十條愛的守則,改成適合你的條款。
不離不棄是天下至愛。
溫柔守信對待感情,縱然未必得到想像中的報償,卻可能在愛的天堂中得永生。
Tuesday, August 21, 2007
本壘板不會動,最怕心浮動
本壘板本來就不會動,會動的是『心』阿!
該想想要怎麼把心定下來才是阿!
中國時報 2007.08.10
本壘板不會動 最怕是心浮動
黃國洲
礙於種族藩籬,直到41歲高齡才進入大聯盟的黑人球星佩吉(Satchel Paige),最為人稱訟的是他精準的控球。關於投球技巧,他說:「就是拿起球來,投到你要的落點,投好球,本壘板又不會移動!」一向臭屁的佩吉當然講得如此輕巧,其實每位投手都深知這是「知易行難」。
昨役王建民眼裡的本壘板不但會動,而且就如同打者手中的棒子晃個不停。離譜的壞球太多,又常發生在前1、2球,而球數落後勉強投出的好球,不是落點過高就是位置趨向紅中,變化幅度也太小,導致一上場就連遭痛擊,其中更有兩度被打出長打。
無人出局就失掉3分,隨後建仔以雙殺及三振穩住陣腳;第2局雖有保送,但也祭出1K。進入3局前,洋基只落後藍鳥1分,王牌對王牌,雙方仍是勢鈞力敵。3局下半打序回到第2輪後,建仔一顆投得不差的92哩下沉球,卻被首名打者擊出二壘安打。投得差挨打就算了,投得好也遭重擊,心情受到波及,越投越差,終至一蹶不振,造成5分的大局,3局未滿便慘遭KO退場。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陣中最牢靠的投手失常,守備最穩當的隊長也跟著晃神。昨役游擊手基特總共發生3次「隱形」的失誤:1局下漏接中外野手的回傳球,3局下轉傳球失去準頭以及一次可以造成雙殺的誤判。倘若基特不發生這3次狀況,或許王建民會少掉幾分,也可多撐幾局。
人非聖賢,更何況是大聯盟的投手,諸多巧合湊在一起,投出一場爛球賽,在長達半年的球季總會碰到,即便昨日不發生,漫長的職業生涯一定遇到。真該留意的,還是建仔的控球問題,自明星賽後,球路的落點不定,因而表現起起伏伏。而下沉球無法剋制左打的毛病,依舊無法找到有效且穩定的解決之道。
「技巧派」投手缺乏三振的加持,因此控球更是投手賴以為生的棖基,雖然建仔昨役也有3K,但這是他逆境求生的衍生品,而非球威凌厲的產物。
改善控球不外就是「身」「心」兩個層面,技巧問題容易克服,心理障疑才是關鍵,昨日建仔對自己的表現大動肝火,希望這僅是良性的心理發洩。仔細想想佩吉的那句話也不無道理,「本壘板又不會移動!」其實,最恐怖的是「心動」,這才是佩吉名言想傳達的精髓。(棒球文字工作者)
Thursday, August 16, 2007
Sunday, July 29, 2007
Thursday, June 14, 2007
一個郵差故事 改變兩億美國人觀念
分享給有在看我部落格的讀者...
一次遇見弗雷德,是在我買下新居不久。遷入新居幾天後,有人敲門來訪,我打開房門一看,外面站著一位郵遞員。
“上午好,桑布恩先生!”他說起話來有種興高采烈的勁頭:
“我的名字是弗雷德,是這裡的郵遞員。我順道來看看,向您表示歡迎,介紹一下我自己,同時也希望能對您有所了解,比如您所從事的行業。”
弗雷德中等身材,蓄著一撮小鬍子,相貌很普通。但儘管外貌沒有任何出奇之處,他的真誠和熱情卻溢於言表。這真讓人驚訝。我收了一輩子的郵件,還從來沒見過郵遞員做這樣的自我介紹,但這確實使我心中一暖。我對他說:“我是個職業演說家,這算不上真正的工作。”
“如果你是位職業演說家,那肯定要經常出差旅行了?”弗雷德問我。
“是的,確實如此。我一年總要有160到200天出門在外。”
弗雷德點點頭繼續說道:“既然如此,如果你能給我一份你的日程表,你不在家的時候我可以把你的信件暫時代為保管,打包放好,等你在家的時候再送過來。”這簡直太讓人吃驚了!不過我對弗雷德說,沒必要這麼麻煩:“把信放進房前的信桶就好了,我回家的時候再取也一樣的。”
他解釋說:“桑布恩先生,竊賊經常會窺探住戶的郵箱,如果發現是滿的,就表明主人不在家,那你就可能要身受其害了。”
弗雷德比我還關心我的郵件!不過畢竟在這方面,他才是專家。他繼續道:“我看不如這樣,只要郵箱的蓋子還能蓋上,我就把信放到裡面,別人不會看出你不在家。塞不進郵箱的郵件,我擱在房門和屏柵門之間,從外面看不見。如果那裡也放滿了,我就把其他的信留著,等你回來。”
此時我不禁暗自琢磨:這人真的是美國郵政的僱員嗎?或許這個小區提供特別的郵政服務?不管怎樣,弗雷德的建議聽起來真是完美無缺,我沒有理由不同意。兩周後,我出差回來,剛把鑰匙插進鎖眼,突然發現門口的擦鞋墊不見了。我想不通,難道在丹佛連擦鞋墊都有人偷?不太可能。轉頭一看,擦鞋墊跑到門廊的角落了,下面還遮著什麼東西。事情是這樣的:在我出差的時候,美國聯合遞送公司(UPS)誤投了我的一個包裹,給放到沿街再向前第五家的門廊上。幸運的是,我有郵遞員弗雷德。看到我的包裹送錯了地方,他就把它撿起來,送到我的住處藏好,還在上面留了張紙條,解釋事情的來龍去脈,又費心用擦鞋墊把它遮住,以避人耳目。弗雷德已經不僅僅是在送信,他現在做的是UPS份內應該做好的事!他的行為使我動容。
作為一個職業演說家,不管是在客戶服務還是一般的業務中,我可以很容易地發現並指出服務質量上的問題。但要找到優秀的例子,甚至是稍堪稱許的,都要困難得多。但弗雷德卻是一個金光燦燦的例子,人性化的貼心服務正該如此,他為所有渴望在工作中有所作為的人樹立了榜樣。由於弗雷德的榜樣,我開始把他的事跡拿出來,在全國各地舉行的演講與座談會上和聽眾一起分享。似乎每一個人,不論他從事的是服務業還是製造業,不論是在高科技產業還是在醫療行業,都喜歡聽弗雷德的故事。
聽眾對他著了迷,同時也受到他的激勵與啟發。回到住地,我偶爾有機會轉告弗雷德他的事跡如何激勵著別人。我告訴他,有一位灰心喪氣、一直得不到老闆賞識的員工,寫信給我說弗雷德的榜樣鼓勵她“堅持不懈”,做她心裡認為正確的事,不計較是否能得到承認和回報。我還告訴弗雷德,在一次演講之後,一位聽講的經理人員把我拉到一邊,對我說他現在才認識到,原來一直以來自己事業的理想就是做一個“弗雷德”。他相信,在任何一個行業和領域裡,每個人的奮鬥目標都應該是傑出和高品質。
至於我本人,則希望以更正式的方式對弗雷德的傑出服務表示謝意。耶誕節臨近的時候,我在郵箱裡給他放了一份小小的禮物。第二天,我的郵箱裡有一封不同尋常的信,上面貼著郵票,可是沒蓋郵戳。我看了一下回執,發信人是郵遞員弗雷德。弗雷德知道把未經郵局投寄的信私自放入郵箱是違法的。所以,儘管是他本人把信從自己家送到我的住處,他還是在信封上面貼上郵票,使其合法。信的內容摘錄如下:“親愛的桑布恩先生,感謝你送我的聖誕禮物……你在演講和座談會上提到我,真使我受寵若驚。我希望自己能一直提供優秀的服務。你真誠的,郵遞員弗雷德。”
接下來的十年中,我一直受惠於弗雷德的傑出服務。一旦信箱裡的郵件塞得亂糟糟,那準是弗雷德沒有上班。弗雷德為這條街的住戶服務時,我的信件總是捆紮整齊的。一直到今天,我也無法說清,弗雷德的動力究竟來自何處。我知道,額外的優秀服務並未給他帶來更高的收入;我猜測,他也沒有因此得到僱主的特別賞識或提拔(如果有,我也從沒聽說)。據我所知,他也沒有私下參加過任何特別的培訓或激勵計劃。
我能確定的一件事是:弗雷德和他工作的方式,對於21世紀任何想有所成就、脫穎而出的人來說,都是一個最適用的象徵。真理是可以傳播的,我從弗雷德身上得到幾點啟發,這些啟發對於任何行業中的任何人,都是適用的。每個人都能有所作為。不怕你所工作的機構有多龐大,甚至也不怕它有多麼糟糕,個人在這個機構中,永遠能有所作為。上司可能對員工出色的表現設置障礙,或對之視而不見,或者不能充分賞識和鼓勵;也可能,上司願意對員工進行培訓,改善他們的業績,並給予獎勵。但不管環境的利弊順逆,最終,超卓的工作表現,還是員工自己抉擇的結果。想一想,你在工作中為顧客和同事帶來了喜悅,還是給他們增添了煩惱?你是幫助自己的組織與其目標更近一步,還是與它背道而馳?你的工作表現是因循普通,還是超凡脫俗?你是減輕了他人的負擔,還是給他們添加了累贅?你願襄助他人脫穎而出,還是願意拖人家的後腿?沒人能阻止你選擇卓越。
在每一天結束之際,關鍵的問題只有一個:“你做了什麼有意義的事?”
努力 -- 只是把事情做完 , 用心 --才能把事情作好 !
與您共勉 ~~~